日韩亚洲国产av,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,欧美日韩亚洲国产天堂a,日韩精品 国产av,人妻呻吟沉沦呻吟嗯啊喔
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 go 回復(fù): 130 | 瀏覽: 20504 |倒序瀏覽 | 字體: tT
手機看此貼
  • 微信掃一掃 手機看此貼
  • 好內(nèi)容 隨時分享到朋友圈

[ 小寶活動 ]

和孩子劃清界限(僅文字轉(zhuǎn)載)

[復(fù)制鏈接]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    • 媽媽網(wǎng)輕聊
      給生活加點料

    • 媽媽網(wǎng)孕育
      就是好用

      holdImg
    • 廣州媽媽網(wǎng)
      廣州媽媽網(wǎng),更懂廣州媽媽

      廣州媽媽網(wǎng)二維碼
樓主
發(fā)表于 2010-4-9 15:15 |只看該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發(fā)短消息 | 加為好友 | 字體大小: tT
這是小巫繼《讓孩子做主》和《給孩子自由》之后,為4歲以上兒童父母撰寫的新作。通過講述生動感人的真實故事,加上細致深入的推理和分析,探討父母潛意識中的內(nèi)心恐懼和心理傷痕對于養(yǎng)育孩子的負面影響,介紹“真愛行為”、“心理疆界”以及“訓(xùn)育”等先進科學(xué)的教育理念,并提出給兒童樹立規(guī)則、訓(xùn)育兒童自律的實際操作手段。作者身為美國教育學(xué)碩士,近年一直關(guān)注西方教育和心理學(xué)領(lǐng)域的最新成果。本書令人耳目一新,豁然開朗,極具實用指導(dǎo)價值。
    作者簡介
    小巫,美國Rutgers大學(xué)教育學(xué)碩士,國際母乳會咨詢員,兩個孩子的媽媽。曾在美國兩所大學(xué)做管理職位,并出任澳大利亞駐華大使館新聞官,發(fā)表過詩歌、小說,撰寫過電視劇本,拍攝過電影,導(dǎo)演過話劇,最終決定做一名教育專家。出版過《讓孩子做主》和《給孩子自由》。在《父母》雜志上主持母乳喂養(yǎng)專欄,在其他的育兒和時尚類雜志上主持早期教育專欄,并榮獲“中國國際家庭教育論壇形象大使”稱號。


[ 本帖最后由 yoyogi 于 2010-10-13 19:42 編輯 ]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開篇



初探訓(xùn)育



一個周末,Sam去探訪原來照顧過他的佟阿姨,兩人去公園劃船、釣魚。晚上接回家,Sam小心翼翼地走進來,懷里緊緊地抱著—只瓶子,里邊游著三條美麗的金魚。其中一條紅色的是他自己釣上來的,另外一條黑色的和一條紅白相間的是釣魚池送的。Sam最喜歡紅色和黑色的,給它們起了自己的名字Sam,紅白相間的叫Fred。Sam特別在意這幾條金魚,回家不脫外衣不喝水就嚷嚷著要給魚吃飯,這之前他已經(jīng)喂了好多魚食。我告訴他金魚是人工品種,基因上有缺陷,不知道飽,會把自己撐死。Sam讓我?guī)退呀痿~放在一只洗衣盆里,他坐在自己臥室的窗臺上跟它們玩兒。我—邊在客廳里給女兒喂奶,一邊和來家里做客的王甘博士說話,聽見丈夫在小臥室里告誡兒子,隨后丈夫很著急地跑到客廳來對我說,“這些魚恐怕活不到明天!他—直在抓它們,盆里都是魚鱗!”我說,既然你勸他,他不聽,那就隨他玩兒吧,第一次有金魚,當(dāng)然愛不釋手,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后果,倒是一個非常好的學(xué)習(xí)機會。



剛剛送走王甘博士,從小臥室傳來Sam撕心裂肺的痛哭聲:紅金魚死了!窗臺上、地板上、他的衣服上,全是水。我把Sam抱在懷里安慰他,他叫著再去釣一條魚,我說天黑了,公園關(guān)門了,今天不能去了。他說明天去,我說明天你要去幼兒園,只能周末再去釣魚。他哭得更厲害了。丈夫過來,“誰讓你使勁兒玩兒它們,不是告訴你這樣魚會死嗎?”我說,“不要說他啦,這么漂亮的魚死了,多令人難過啊,讓他好好傷心一會兒吧。Sam哭啊哭,吃完晚飯,還接著哭。我讓他給佟阿姨打了個電話,報告這個不幸的消息,他又哭著跟阿姨分享了這份悲傷,并且小小地轉(zhuǎn)移了—下傷心的對象:抽抽搭搭地說他忘了把贏得的氣球帶回家,阿姨答應(yīng)星期三給他送過來??迚蛄?,Sam說不跟爸爸洗澡,跟媽媽洗,洗完了澡,小人兒心情好轉(zhuǎn)了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在一次講座中,我講了這個故事,一些爸爸媽媽表示,當(dāng)時孩子哭得那么厲害,自己肯定會心軟,馬上出去到自由市場買一條金魚回來,讓孩子別哭了。是啊,幾乎沒有哪個家長能夠聽著孩子的哭聲而無動于衷。我們已經(jīng)習(xí)慣了把孩子的快樂當(dāng)成自己的快樂,孩子的悲傷呢,當(dāng)然也變成了我們的悲傷。我們恨不得讓孩子每時每刻都歡天喜地、無憂無慮,所以我們很樂意隨時隨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魔杖——即刻解決問題的辦法、力量或錢財——好比喊一聲“變!"馬上從痛苦中解救孩子,從而也獲得自己心靈的片刻安寧。

然而,且慢!先看一看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?那就是幫助孩子逃脫了痛苦,同時也逃避了責(zé)任。而實際上,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最最寶貴的財富之一。美國心理學(xué)家、《和孩于建立疆界》的作者克勞德與唐森博上說,“生活的意義并非逃避吃苦,而是在于學(xué)習(xí)怎樣有益地吃苦。從小學(xué)會逃避痛苦的孩子,長大后會經(jīng)歷加倍的痛苦……這些問題來源于逃避暫時掙扎的痛苦、逃避自律和延遲享樂的痛苦。如果我們學(xué)會失去即時所需的東西,對于不能馬上實現(xiàn)的愿望感到難過,而后適應(yīng)困境對我們提出的現(xiàn)實要求,歡樂和成功會接踵而至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在一次講座中,我講了這個故事,一些爸爸媽媽表示,當(dāng)時孩子哭得那么厲害,自己肯定會心軟,馬上出去到自由市場買一條金魚回來,讓孩子別哭了。是啊,幾乎沒有哪個家長能夠聽著孩子的哭聲而無動于衷。我們已經(jīng)習(xí)慣了把孩子的快樂當(dāng)成自己的快樂,孩子的悲傷呢,當(dāng)然也變成了我們的悲傷。我們恨不得讓孩子每時每刻都歡天喜地、無憂無慮,所以我們很樂意隨時隨地使用自己手中的魔杖——即刻解決問題的辦法、力量或錢財——好比喊一聲“變!"馬上從痛苦中解救孩子,從而也獲得自己心靈的片刻安寧。

然而,且慢!先看一看這樣做的后果是什么?那就是幫助孩子逃脫了痛苦,同時也逃避了責(zé)任。而實際上,痛苦是孩子成熟道路上最最寶貴的財富之一。美國心理學(xué)家、《和孩于建立疆界》的作者克勞德與唐森博上說,“生活的意義并非逃避吃苦,而是在于學(xué)習(xí)怎樣有益地吃苦。從小學(xué)會逃避痛苦的孩子,長大后會經(jīng)歷加倍的痛苦……這些問題來源于逃避暫時掙扎的痛苦、逃避自律和延遲享樂的痛苦。如果我們學(xué)會失去即時所需的東西,對于不能馬上實現(xiàn)的愿望感到難過,而后適應(yīng)困境對我們提出的現(xiàn)實要求,歡樂和成功會接踵而至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這段話道出了訓(xùn)育兒童自律的四大原則——延遲滿足、承擔(dān)責(zé)任、忠于真相、求得平衡。拿Sam這件事情做例子分析:



首先,他必須承擔(dān)的責(zé)任是——自己不了解金魚的特性但又一意孤行,沒有聽取爸爸的勸告,把金魚“玩”死了。失去了心愛的金魚,他非常傷心,這是他行為的自然后果,沒有別人可供譴責(zé)。



其次,失去金魚后他的本能反應(yīng)是——再來一條,替代上一條,以擁有的快樂替代失去的傷痛。但是,沒有經(jīng)歷失去的傷痛,又怎能深刻領(lǐng)會擁有的快樂呢?延遲滿足的目的在于先經(jīng)歷痛苦、戰(zhàn)勝痛苦,從而增進享樂的感受、提高滿足的意義?!斑@是惟一恰當(dāng)?shù)纳罘绞??!稛o路之旅》的作者、美國著名心理學(xué)家斯各特·派克醫(yī)生說。第三,他必須面對的真相是——爸爸媽媽以及他自己都不是全能的,在這種情況下是沒有辦法扭轉(zhuǎn)局面的。金魚已死,不能復(fù)活;時間已晚,不可能再獲得另外—條金魚;即使是明天,也要先上幼兒園,等到周末才能有機會彌補今天的損失。雖然他很傷心,但是生活照常繼續(xù)。第四,他需要找到平衡自己的方式——那就是放棄擁有的愿望、接受現(xiàn)實,用理智規(guī)范情緒。這樣做,其實非常痛苦。但是一旦掌握了這門藝術(shù),他就能成長為一個內(nèi)心擁有強大力量的人。令人欣喜的是,Sam盡情地發(fā)泄了傷心的感情,他幾乎沒有產(chǎn)生憤怒這種幼稚的情緒,而是很快達到了難過這種成熟的情緒,隨后恢復(fù)了平靜。也許有人會說:“繞了半天彎子,你不就是在講‘挫折教育’嗎?”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1、不要斥責(zé)孩子“我不是早告訴過你嗎?干嗎不聽我的?”



2、允許孩廣發(fā)泄悲傷的情緒,并且給孩子共情“丟掉了心愛的東西,真讓人難過啊!”



3、無論孩子怎樣哭鬧,家長自己一定要保持平靜。給孩子講道理,不要嘲笑、打擊孩子:“這有什么了不起?也值得哭?明兒再買一條不就得了!”讓孩子的經(jīng)歷占主導(dǎo)地位,而不是家長的情緒。4、最重要的是,平時的親子關(guān)系良好、孩子的安全感堅實,運用這種訓(xùn)育手段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第二天早晨,我和Sam一起看剩下的兩條金魚,我對他說,我知道你愛它們,喜歡跟它們玩兒,但是不能抓著它們不放。Sam立刻回答說,我知道了,我就看,不摸。Sam才四歲,從這件事情他可以初步地、朦朧地然而卻又切身地體會到真愛的兩大原則:



首先,愛誰,就要尊重他,給他生存的空間,不能只顧抒發(fā)自己的感情——“愛不釋手”,否則這條生命就會窒息而亡。



其次,愛誰,就要承擔(dān)失去他的風(fēng)險,就要做好承受失去所愛對象這種痛苦的精神準備。這兩個看似淺顯的道理,我們多少成年人都難以理解和掌握!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我們給愛人和孩子足夠的生存、成長的空間了嗎?



即使明知可能面對的是拒絕或者失去,我們還能夠勇敢地愛嗎?



我們能夠接受所愛的人(比如孩子)某一天會離開我們、獨立生活這一現(xiàn)實嗎?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我的兒子Sam有一個很要好的朋友妮妮,是個美國小姑娘,比Sam大1歲,原來在孫瑞雪開辦的兒童之家和Sam做過同學(xué),她媽媽在兒童之家當(dāng)外教。



兒童之家解散后,妮妮一直沒有上別的幼兒園,而是在家里跟著媽媽。妮妮的媽媽是單親母親,需要外出教書養(yǎng)家糊口。媽媽上班時,妮妮由鄰居的幾個朋友照看。這些朋友分別屬于幾個美國大家庭,每個家庭都有10來個孩子,成年的孩子在美國工作,未成年的孩子跟著父母在中國。他們的父母也是教師,收入較低,支付不起這邊國際學(xué)校高昂的學(xué)費,因此所有的孩子都在家里上學(xué),英語稱做home schooling。



經(jīng)常照看妮妮的有三個美國少年是兄妹:Matt(16歲)、Chris(15歲)、Annie(13歲)。雖然都是teenagers,這些美國少年比同齡的中國少年顯得更加成熟。他們身上流露出來的那種獨立自律、團結(jié)友愛、活潑健康的人格,令大多數(shù)在溺愛中長大的中國少年望塵莫及。而且,這些美國哥哥姐姐對妮妮那種愛護和尊重的態(tài)度,仿佛已經(jīng)融人他們的血液之中。我常常暗自感嘆,惟愿我們的家長能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半這些兄長對妮妮的態(tài)度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2004年春天,我們從新西蘭度假回京后的一個多月里,每天下午從幼兒園出來,Sam就到小區(qū)的操場上找妮妮玩兒,我跟那些少年們一起打球。兩個小人兒特別融洽,甚至還舉行了“婚禮”,“生”了兩個孩子(事后告訴Sam爸爸,他還很遺憾兒子娶媳婦怎么沒邀請他)。



有一天,Sam沒去幼兒園,跟著我在家里玩兒。到了4點,該去找妮妮玩兒了,Sam騎上他心愛的自行車。我對他說,如果妮妮要騎你的車,你可不能推妮妮。曾經(jīng)有一次Sam也是帶著車跟妮妮玩兒,讓妮妮騎了一會兒,把車要回來時妮妮不肯下來,Sam一著急就推了妮妮—把,妮妮從車上摔了下來。操場上是水泥地,摔下來比較危險。這一次,Sam答應(yīng)不推妮妮,但是也宣告:“我不讓妮妮騎我的車!”



到了操場,我和少年們開始打球。突然間,Sam大哭著來找我,“媽媽我不要妮妮騎我的車!”原來妮妮趁著Sam不備騎上了車,Sam向她要,她不給。我抱著Sam坐在椅子上安慰他。13歲的Annie見狀找到妮妮,說她不應(yīng)該沒有征得Sam同意就擅自騎他的車,妮妮也哭起來。我對Sam說,你看,本來你們挺高興的,你不肯跟好朋友分享你的車,結(jié)果兩個人都不高興了。Annie拉著妮妮走過來,對妮妮說,你先跟Sam道歉,然后好好問他能不能騎他的車。妮妮小聲道了歉,Sam則跳上車騎走了。我對妮妮說,這輛車是Sam的心愛之物,他從來不讓別人動(包括自己的妹妹),今天才騎了沒多久,還沒過癮呢,你就先讓他騎吧,待會兒他騎夠了,就會讓你騎了。兩個孩子都不哭了,也不理對方了。Sam騎著車轉(zhuǎn)磨磨,妮妮躲在一邊的器械上。Sam過來找我,嘟嘟囔囔“媽媽你來”。我知道他要什么。我對他說,妮妮是你的好朋友,你想跟她一起玩兒對吧?你去跟她和解吧。Sam還是吭吭唧唧“我要媽媽跟我”,我說,“不行,媽媽也跟朋友在一起,我離開了球場,朋友們就不能繼續(xù)打球了?,F(xiàn)在我要回到我的朋友那里去,他們都在等我,我不能離開他們。你去找你的朋友,解決你們的矛盾。我回去繼續(xù)打球,Sam騎著車圍著我們轉(zhuǎn)了幾圈,每次我都勸他,“Sam離開球場,小心球砸到你身上。Sam見我這里沒什么希望,就慢慢地騎向妮妮。到了她附近又掉轉(zhuǎn)車頭騎開,三番五次之后,我也不看他了,專心打球。不知道從哪一分鐘開始,這兩個小家伙又笑成了一團,丟掉的友誼找回來了!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偶爾想起這件事,我不禁有些好奇,如果換了別人,她會不會有這樣的反應(yīng):



1。Sam不肯跟小朋友分享他的車,媽媽批評他,要求他把車讓給妮妮騎,Sam仍然拒絕,媽媽覺得有些丟臉:我的孩子怎么這么小氣!



2。Sam哭鼻子,媽媽也批評他:“別人騎你的車又怎么了?這么點小事也哭鼻子?還像個男孩子樣嗎?”心里頭也挺煩的:我的孩子怎么這么窩囊!



3。Sam跟妮妮鬧別扭了,媽媽帶著Sam去求和,要求Sam必須馬上跟妮妮和好,甚至替Sam向妮妮道歉,拉著他們的手放到—起,等等,總之是要參與和解救。如果Sam反抗或者干脆跑掉,媽媽覺得臉上訕訕的,心里恨恨的:回家收拾他去!



4。事后跟朋友們講起來,還免不了抱怨孩子幾句:這孩子,真不懂事!別人家的孩子都挺大方,偏他小氣,還窩囊。你說說,我該怎么糾正他這些個缺點?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《讓孩子做主》和《給孩子自由》出版后,一些朋友和編輯向我反映,有些媽媽在看了我的書后說,“小巫怎么把Sam夸得跟朵花似的,好像他渾身上下只有優(yōu)點沒有缺點!”



我聽了還覺得奇怪:對啊!在我看來,Sam的確只有優(yōu)點,沒有缺點啊!后來在育兒論壇上,經(jīng)??匆姟拔以鯓硬拍芗m正孩子的某某缺點”一類的文字,我才恍然大悟:原來這些媽媽們對自己的孩子太苛求了!她們忘記了什么是“正常的孩子”,孜孜不倦地追求“完美的孩子”,結(jié)果當(dāng)然是竹籃子打水,不僅自己傷心失望,孩子也惶恐不安、自卑沮喪。先分析一下Sam和妮妮的這次事件: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1.Sam不肯跟妮妮分享自己心愛的自行車,是不是缺點?不是。這是四歲孩子的正常表現(xiàn)。悄悄在“幫助孩子建立分享意識”一文里這樣解釋:“很多家長認為孩子能夠分享,就是能夠把自己所有心愛的東西給任何人。因為有這樣的誤區(qū),家長常常強迫孩子把最心愛的東西交出來,這實際上是對孩子的一種傷害。她還說,每個孩子都有自己最心愛的物品,就如同家長也有比如鉆戒之類的珍寶一樣。有人會強迫你把手上的鉆戒摘下來讓她戴一個星期嗎?那你也不要強迫孩子分享自己的心愛之物。孩子可能會和小朋友分享很多東西,但他最心愛的物品常常不舍得分享,這并不阻礙孩子分享意識的建立和完善,也并非是需要改正的“缺點”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2。Sam的車被妮妮搶走了,他急得大哭,是缺點嗎?也不是,甚至這是他的進步。妮妮搶走了他的車,他本能的反應(yīng)是推倒她、搶回來,這是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。但是這次他牢記媽媽的教誨,修正了以前的不恰當(dāng)行為,不肯使用武力,無奈之下,只有哭訴。多么優(yōu)秀的孩子!我應(yīng)該表揚他才對啊!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3。Sam和妮妮鬧別扭了,想和好卻又猶疑畏縮不前,甚至想讓媽媽幫忙。這是缺點嗎?當(dāng)然不是。這也是正常的表現(xiàn)。孩子的社交技巧與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,而是在諸多類似的“事件”與實踐中逐漸培養(yǎng)起來的。我是否應(yīng)該參與其中幫助Sam呢?這要視他的年齡和“閱歷”而定。如果在三歲之前,我會帶著他找到妮妮,協(xié)助他向小朋友表示友好?,F(xiàn)在他四歲了,我如果再跟著攪和,就不是幫助,而是阻礙他的成長了,下一次他還是不能夠獨立解決這個矛盾,還是需要依賴家長。從這一件具體的事例我們能夠看出來,許多我們成年人看著不合適的表現(xiàn),其實是與孩子年齡相符的正常行為,是普遍存在的,我們沒有必要大驚小怪、如臨大敵。這些行為需要“糾正”嗎?我不使用這樣嚴重的字眼。當(dāng)你看完這本書后,就會明白,孩子的有些行為是階段性的,過—陣子就自然消失了;有些行為是孩子內(nèi)心感受的表現(xiàn),我們做父母的能夠理解并且包容。所有的行為都有其或顯著或隱蔽的動機,都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:引起我們的關(guān)注、控制我們的情緒以感到自己的重要性,等等,但是幾乎沒有任何一樣行為是他成心“使壞”,是必須嚴陣以待的“缺點”。具體行為具體對待,有些時候是我們成年人的不當(dāng)導(dǎo)致了他的—些反應(yīng)。排除了各方面的因素之后,還有多少是他的真正“毛病”和“缺點”呢?幾乎沒有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所以我說——我的孩子沒有缺點!①(這不是一個自大狂式的口號,也不僅僅指我自己的孩子沒有缺點,而是說天下所有的孩子都沒有缺點,倡議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對自己的孩子保持這種態(tài)度。當(dāng)然這并非意味著孩子是完美的。他還是會做錯誤的事情、出現(xiàn)不良行為,需要我們的寬容、引導(dǎo)和訓(xùn)育。



可能不少家長心里頭都暗暗地希望自己的孩子乖巧懂事、彬彬有禮、落落大方、慷慨豪爽、人見人愛。小朋友要他的玩具,他痛快地給予:“拿去玩兒吧!”和小朋友鬧了矛盾,他爽快地賠禮道歉、握手言歡、不存芥蒂。不要說天下很少見這樣的“模范”兒童,就是成年人恐怕也很難做到吧?用這樣高的標準來要求孩子,除了讓孩子感到自卑、讓家長感到煩惱之外,還能達到什么建設(shè)性的目的呢?再說,就是硬逼出這么個失去了童真的小君子來,惟一獲得滿足的,不就是我們當(dāng)父母的虛榮心嗎?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所以,每當(dāng)孩子表現(xiàn)“欠佳”時,我們最好做到:



首先,默念幾聲:我的孩子是一個普通的、正常的孩子;什么“毛病”都沒有的孩子才是不正常的。其次,從孩子的角度出發(fā),理解他的行為,接納他的特性;幫助他、引導(dǎo)他、鼓勵他,避免批評、斥責(zé)和強迫。


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,千萬不要因為顧全自己的面子,而做出傷害孩子的言行。一旦把孩子不被我們接受的行為看做是“缺點”,必須“糾正”,我們就把孩子放到了自己的對立面上,成了我們的“假想敵”。一旦我們對這些“缺點”宣戰(zhàn),我們就把孩子推向了自卑的深淵。

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Rank: 16

帖子
1378 
經(jīng)驗值
6987  
注冊時間
2009-6-17 
BB生日
2009-12-02
三歲的孩子不愿意獨自去收銀臺交款是很正常的,成年人眼里的小事—樁,在幼兒眼里卻是天大的挑戰(zhàn)。如果父母希望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,可以每次付款時領(lǐng)著孩子去收銀臺,先給孩子做示范,再找機會鼓勵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主動交款,而不是一下子就把孩子推到陌生人面前獨立完成一項任務(wù)。三歲的孩子上街喜歡牽著媽媽的手也是很正常的,甚至值得表揚,說明這個孩子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。三歲幼兒還不能夠應(yīng)對四周繁雜的環(huán)境,必須依靠父母保障人身安全。那個朋友的兩歲幼兒在街上亂跑,其實很危險。由此看來,這位母親的傷心顯得有些小題大做。細細問一問,原來是孩子的爸爸比較內(nèi)向,這是媽媽對丈夫最大的不滿意,爸爸也不喜歡自己的內(nèi)向性格,因此夫妻雙方都急切期望女兒性子開朗大方。誰知遺傳基因并不以家長的意志為轉(zhuǎn)移,家長本人的性格在平時的言傳身教當(dāng)中必定也會影響孩子的性格,他們的女兒最終還是像爸爸,內(nèi)向、拘束、靦腆。媽媽不愿意接受丈夫的性格,轉(zhuǎn)而試圖塑造女兒,甚至問“大人我改變不了,孩子我難道也得無條件地包容嗎?”
‹ 上一主題|下一主題
和孩子劃清界限(僅文字轉(zhuǎn)載)
快速回復(fù)

回帖后跳轉(zhuǎn)到最后一頁

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(lián)網(wǎng)清理整頓 增值電信業(yè)務(wù)經(jīng)營許可證:粵B2-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(wǎng)安備案號:4406043011754公安機關(guān)備案號:44010602000095 Copyright 2004-2025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(quán)所有    版權(quán)保護投訴指引

互聯(lián)網(wǎng)藥品信息服務(wù)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(yè)執(zhí)照 網(wǎng)絡(luò)文化經(jīng)營許可證粵網(wǎng)文[2016]7051-1702號

違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舉報郵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(qū) 中國互聯(lián)網(wǎng)不良信息舉報中心
網(wǎng)絡(luò)內(nèi)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:kf@mama.cn 開發(fā)者:廣州盛成媽媽網(wǎng)絡(luò)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應(yīng)用版本:11.12.0 應(yīng)用涉及權(quán)限APP隱私協(xié)議

回頂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