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西周教育 于 2014-8-25 17:09 編輯
小小包同學現(xiàn)在已經(jīng)2歲7個月了,隨著包子的成長,我遇到了很多幼兒教育相關的問題,比如不分享,不叫人,打人,和父母對著干等等,這些都是孩子成長發(fā)育的必經(jīng)之路,也是父母們非常關心的問題,我把自己的應對之道寫下來,希望能幫到親們。 1.不分享玩具,看上去很自私
這種情形一般都出現(xiàn)在2歲左右,不同寶寶時間上可能會有點差異,這種不分享的情況與大人普遍認為的自私是完全不同的,屬于寶寶發(fā)展的正常現(xiàn)象,在2歲左右寶寶開始有自己的物權意識,但是他們會認為所有東西都是自己的,所有就出現(xiàn)了不分享的現(xiàn)象。
應對方法:遇到這種情況家長可以進行誘導,告訴他們東西給其它小朋友之后,還是可以要回來的,讓他們對物權有更準確的認識,并且示范給寶寶看。
比如爸爸把玩具給媽媽,過一會媽媽再把玩具還給爸爸,如果寶寶堅持不分享,則一定不要強迫,切記這是正?,F(xiàn)象,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自然消失。
2.要求事情必須按照他的規(guī)矩辦,不能有任何偏差
大概在2歲到3歲左右,孩子們會對秩序有一種近乎狂熱的執(zhí)著,比如穿鞋的時候必須先穿左腳,再穿右腳,玩拼圖的時候必須嚴格的按照他的順序拼,上車的時候必須媽媽開門等等。
一旦打亂了秩序他們就會大哭大鬧,大人很難理解這種情況,感覺寶寶是在找茬,其實這是他們在建立秩序感,也是正常的生理過程,一般要到6歲。
應對方法:大人無需過多的干預,配合他們就可以了,一個有良好秩序感的人工作生活都會更加順利。
3.所有事情都要自己說了算
也是在2-3歲左右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原來那個聽話的乖寶寶突然變了脾氣,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做決定,這是因為寶寶在這個階段意識到自己可以控制一些事情,而控制本身可以給他們帶來安全感。
所以他們就會想盡方法去控制任何東西,比如不吃飯,不穿衣服,不洗澡等等,基本上所有他覺得自己能做決定的事情,他都想去進行控制,甚至想去控制天氣,呵呵。
應對方法:在非原則問題上,比如趟水之類的父母完全可以順從孩子的意志,在一些有可能出現(xiàn)嚴重后果的情況下,父母要堅定的阻止,但是態(tài)度可以很溫柔。
比如孩子想觸摸電源,那么媽媽一定要明確的阻止,阻止后孩子很可能會哭鬧,這時候就抱起他溫柔的對他說"電源很危險,摸了之后就再也見不到媽媽了",讓他明白具體的后果,而不是簡單的告訴他不能摸,另外也可以采用轉移注意力的方式,進行引導。
4.和家長對著干,你說東他偏往西
這種情況可能是最讓人崩潰的,比如你剛對小家伙說“不要往墻上亂畫”轉眼他們就會拿起畫筆開始在墻上涂鴉,比如你問寶寶吃蘋果還是香蕉,他告訴你吃蘋果,等你吧蘋果切好遞給他,人家卻怎么都不要,一定要吃香蕉,感覺小家伙就是在不斷的挑戰(zhàn)你的底線。
應對方法:2-3歲年齡段的寶寶是很難做選擇的,他們會認為所有的選擇都是正確的,所以我們要盡量少出選擇題,比如可以直接說“咱們來吃蘋果吧”,另外要采用直接明確的語言與孩子溝通,再加上演示效果會好很多。
寶寶不明白“不要往墻上畫”是什么意思他甚至認為你在暗示他可以往墻上畫,正確的方法是,父母拿起畫筆,走到畫板前,對寶寶說“咱們一起畫一個老虎吧”。
最后我覺得有些父母在幼兒教育的時候脾氣大,方式不當,主要是在心理上和方法上不正確造成的,我總結了3點我認為最重要的,也一并分享給媽媽們。
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,媽媽一定要用正向的表達加上演示讓他們明白你的意思,絕大部分情況,孩子并不是要和你對著干,而是他們不明白你到底想要什么!
<<<<<<<<<<<<<<<<<<<相關文章>>>>>>>>>>>>>>>>>>>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