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精華
- 1
- 帖子
- 76
- 經(jīng)驗值
- 595
- 注冊時間
- 2016-5-22
- 媽幣
- 1053
        
- 帖子
- 76
- 經(jīng)驗值
- 595
- 注冊時間
- 2016-5-22
- BB生日
- 2014-10-4
-
♦♦
-
媽媽網(wǎng)輕聊 給生活加點料
-
♦♦
-
媽媽網(wǎng)孕育 就是好用
-
|

本帖最后由 maywemeet 于 2016-12-5 15:06 編輯
小孩今年小學三年級,語文還是比較拔尖的,每次測驗都保持在班級前五,很多家長聊天的時候也問我
如何指導小孩語文學習,有什么竅門,慚愧地說我沒有對小孩進行過太多的指導,但是從一年級開始我和小孩倒是一起摸索了幾條經(jīng)驗,可能未必適合每個人,大家可作參考。
最最首要的是閱讀。小孩學校最注重的就是課外閱讀,從一入學就開始強調而且是強力推行,每天必須保證40分鐘以上閱讀時間。我們也很認真地按學校要求執(zhí)行了,從一年級開學第一個周末開始,我們就去兒童圖書館借書,每兩個月借一次,每次10-15本書。 閱讀的書籍我認為有些需要注意的地方:1、不能全部都是漫畫,每次只能借一本漫畫,這個相當于“零食”。2、不要只借一種類型的書籍,應該故事類、科學類、歷史類等等都有涉獵,知識面廣對于小孩的思維成長發(fā)育極其有利,這是“主食”。3、盡量有一兩本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的作品,這個是培養(yǎng)小孩對于中文的語感和對優(yōu)秀文學作品的鑒賞度。不要小看孩子,我家小孩現(xiàn)在討論曹文軒和其他作家的作品時,已經(jīng)開始從寫作風格上分析了,雖然還稍顯稚嫩,但起碼展示了他的理解深度。這可說是“美食”了。4、借1-2本寫作指導書,這屬于“菜譜”性質。
讀完書,學校還要求進行好詞好句的摘錄,每天雖然只需要四個詞語一句話,但卻是非常好也非常難以堅持的事情,從小培養(yǎng)好這個習慣我認為對于小孩長遠的學習生涯有長遠的意義。
小孩的閱讀量上去了,最明顯的體現(xiàn)是理解能力提高,隨之帶動分析能力的發(fā)展,這些進步都是緩慢地、隱蔽地發(fā)生的,堅持兩年、三年之后,厚積薄發(fā)的力量絕對會讓你大吃一驚。
第二點,是如何對待錯題。通常老師都會要求學生將作業(yè)和測驗中的錯題進行訂正,但是更通常的情況是,訂正過后他還是犯同樣的錯。我后來想了個辦法,對那些重復出現(xiàn)的錯誤,我讓小孩用一張小即時貼寫上,貼在他臺燈燈罩上。這樣每天他坐下開始做作業(yè)前,都會看到那些即時貼,等于每天都提醒他一次,直到他自己認為已經(jīng)熟極而流,再不會犯這個錯了,就把那張即時貼拿掉。這個方法對于我的小孩非常有效。
第三,如何開始寫作。一般一年級是看圖寫話,二年級要求寫日記或者周記,著重“量”,三年級開始精寫作文,著重“質”。
我著重說一下二年級的經(jīng)驗,因為這是為三年級奠定基礎的,個人認為非常重要。小孩學校要求寫周記,一開始都是寫去哪里玩,干些什么事,有什么有趣的見聞等等。最常見的就是一天的活動從早到晚列個明明白白的流水賬,而且某個周末如果不出去玩,小孩就覺得沒有東西可寫了。
后來,我們終于找到一個突破口。首先要扭轉小孩的觀念,練習寫作不一定非得從頭到尾寫一件事,還有許許多多的題材可以選擇。這時候,我們借的作文指導書就發(fā)揮大作用了,因為這一類書里都會詳細羅列各種題材的寫作技巧,有寫人的、寫景的、寫物的、寫事的等等。每周小孩都可以自己選擇感興趣的題材來寫。
選定了題材范圍,跟著就確定怎么寫。對于剛剛開始寫作的小孩來說,寫一篇完整的文章是非常費力的,簡直是絞盡腦汁啊。所以,我們不要對他們過高要求,不要逼他們寫“完整”的文章,而是寫一個片段。這些片段,其實就是各種各樣的“細節(jié)描寫”,比如:外貌描寫、動作描寫、心理描寫、風景描寫、場面描寫等等。這些細節(jié)其實是需要小孩仔細觀察、認真回憶思考才能寫得出來的,而且細節(jié)描寫正是往后小孩“精寫”作文階段必須累積的經(jīng)驗和素材。舉個例子,有個周末小孩選擇寫物品的樣子,那可以選定一項物品,只寫一兩段,僅僅圍繞這個物品的外形特點進行描寫。
寫完之后呢,還有最后一步,家長和小孩一起讀一遍,而且要求小孩要跳出原來的思維,以一個“讀者”的角度來看他寫的這篇作文,然后大家花個兩三分鐘討論一下覺得哪里寫得好,哪里寫得不好,我覺得怎樣寫更好,雖然短短幾分鐘,實際上是他自己的一個總結和審視,不可小覷其作用。
等小孩已經(jīng)對片段寫作熟練,各種題材的描寫也都嘗試過之后,可以慢慢寫多一點,增加一點自己的感想。但是無論哪種描寫,都是有據(jù)可依的,唯獨感想是沒辦法靠其他得來,所以小孩說得最多的就是“我沒有感想,不知道怎么寫”,或者寫得最多的感想就是“今天真高興??!今天好開心??!”之類的。
感想的來源也是我和小孩摸索的其中一個經(jīng)驗,它來源于兩大方面:對比和聯(lián)想。以下我舉例說明:
對比。有次我看到一則圖片新聞,說的是伊拉克的小學生上學的過程,他們要坐校車到學校,從出門到進入教室都有荷槍實彈的士兵護衛(wèi),一路上甚至包括在校上課期間,都有可能受到炮擊或者轟炸。所以,他們是冒著生命危險去學習的。我把圖片新聞讓小孩自己看一遍,然后又讓他想想自己的真實生活,兩種生活對比一下,再問他有什么想法。這時候,他的想法就顯得比以前具體、清晰和有實質得多。
聯(lián)想。也是一則新聞,說的是美國的宇宙探索飛船拍到了火星的照片,火星表面的情況如何。從這個新聞,我和小孩一起談論火星能不能居住,地球實在擠得不行要移民火星的話該怎么改造火星,要帶哪些東西過去。這些天馬行空的點子都是他聯(lián)想的火花,從無數(shù)火花中選一些有趣的生動的寫下來,就是感想了。
所以,平時生活中要和孩子多交流,多讓他從中思考,才會養(yǎng)成思索的習慣,形成自己的思維邏輯。
如果把作文看作一課大樹,二年級的寫作是著重形成樹的主干,三年級的寫作就是要為樹干添上各種枝丫和葉子。要把孩子的寫作培養(yǎng)得如同參天大樹,那需要家長不急不躁,保持一顆淡定的心,平穩(wěn)地、不懈地推著小孩前進。無論小孩多有天賦,開始的階段都是一樣痛苦的,所以必須靠家長去推動他、鼓勵他,必要時候甚至要逼迫他繼續(xù)下去。
希望所有孩子都能成材!
|
回帖推薦
心悅07 發(fā)表于88樓
查看完整內容
那類校園小說很受學生歡迎,還有什么“馬小跳”之類的,這些就像kfc那些快餐一樣,偶爾嘗嘗過過嘴癮無妨,但作為主食就傷身了
壹嘉壹 發(fā)表于90樓
查看完整內容
非常好的文章,感謝樓主的分享!
另外,樓主能推薦一下作文指導的書嗎?我也想借或者買回來給小孩看看,非常感謝!
|